Last Notes
#AdGuard 的 urltransform 修饰符未来有可能会专门应对 "链接重定向中间页" 的情况专门出一个用于 URL decode 的增强选项.
就如这种情况:
<https://rd.cx.ms/?url=https%3A%2F%2Fuser%3Apassword%40sub.domain.tld%3A8080%2Fpath%2Fto%2F%3Fquery%3D114514%26key%3D2333%3Bvalue%3D9527%23anchor-location>
真实的第一方链接直接被编码在第三方链接中, 这种类型的中间页一般被用来作出站链接分析.
#nevent1q…hl3u
在 HTML 的环境下有专门针对 <a> 标签 href 属性的 href-sanitizer 小脚本, 但脱离浏览器环境之后, 直接通过 HTTP 发送的中间页请求, 这种小脚本就无能为力了. urltransform 允许非同源重定向的很有可能就是为这种复杂情况的让步.
而至于为什么是 "让步", 因为允许过滤器进行非同源重定向的危险程度已经超过了过滤器的 "可信" 等级. 部分社区成员建议将这类过于危险的修饰符特性放进高级设置中.
Let's Encrypt 停止提供证书到期邮件提醒
https://letsencrypt.org/2025/01/22/ending-expiration-emails/
#AdGuard 把哔哩哔哩移动端视频链接落地页重定向到 embed 播放器
```adblock
||m.bilibili.com/video^$urltransform=/^https:\/\/m\.bilibili\.com\/video\/(BV\S{10})(?:\/)?(?:\?(?:.*p=(\d+))?)?.*/https:\/\/www\.bilibili\.com\/blackboard\/webplayer\/mbplayer\.html\?bvid=\$1&p=\$2/i
||m.bilibili.com/video^$urltransform=/^https:\/\/m\.bilibili\.com\/video\/av(\d+)(?:\/)?(?:\?(?:.*p=(\d+))?)?.*/https:\/\/www\.bilibili\.com\/blackboard\/webplayer\/mbplayer\.html\?aid=\$1&p=\$2/i
```
哔哩哔哩移动端视频落地页完全不能用, 不仅一打开就会自动跳 App, 还要点两三下才能进入在线观看, 然后停留一段时间还会弹网页弹窗让你打开 App, 不打开还会给你自动下载客户端 APK, 简直就是💩.
规则没办法在 uBlock Origin 上使用, 因为不支持非同源重定向, 或者又想办法用 User Script 重新实现一遍.
Cromite
https://www.cromite.org/
Cromite 是 Chromium 分支 Bromite 的分支. 它的上游 Bromite 的目标是隐私保护且内置广告拦截器, 同样是使用了大量修补的分支, 维护难度也较高.
Bromite 的广告拦截器是基于原石的 Chromium 内置的拦截器, 但支持了远程 URL 订阅和自动更新. 所以它的内置广告拦截器语法并不和主流的 uBlock Origin 和 AdGuard 使用的 AdBlock Plus 语法兼容, 这也导致过滤器维护工作变得困难. Bromite 的更新停滞在 2022 年 12 月 20 日的 108 构建版本, 为了延续这一项目, Cromite 分支诞生.
Cromite 继承了 Bromite, 目标同样是隐私保护为主. Cromite 改进了广告拦截器, 内置支持了 AdBlock Plus, 这使得能够兼容目前主流的过滤器规则. 但是它并不支持 uBlock Origin 和 AdGuard 的语法和修饰符扩展, 包括高级修饰符, 也保留了遗留的 Chromium 内置拦截器.
> https://github.com/uazo/cromite/blob/master/docs/ADBLOCKING.md
Cromite 目前更新维护非常积极, 最新构建版本是 3 月 6 日释出的 134 版本, 提供了 Android, Linux 和 Windows 构建产物. 这可能是除了 ungoogled 之外维护最积极的开源 Chromium 分支了, 由于内置 AdBlock Plus, 也可能是最接近 "unbrave-brave-browser" 的分支.
仔细想想如果没有预设条件, 那这个观点只能算是暴论.
跨性别运动如果不能把意识形态斗争运用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 无法形成社会认同, 无法促进立法, 无法获得政治地位. 很有必要社会调查一下 "传统" 跨性别群体中男跨女和女跨男是否成比例, 否则选择 "跨" 很可能只是为了解决当下社会问题的一种办法.
在不成比例的 "跨" 后, 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会义无反顾的直接加入「女性主义」的斗争, 而直接忽略了自己本身作为跨性别群体的斗争, 我想知道对于 "顺女" 中的女性主义者如何看待这些加入的来自跨性别群体的 "有生力量"? 需要调查, 中国大陆中社交媒体上极其活跃的女性主义者对于妇联的态度, 以及妇联对该群体有何态度? 我很好奇, 它们双方对各自是否有真正的表态.
PS: 在社交媒体上表露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一种身份标签塑造的过程, 是用于赚取社交媒体影响力的重要步骤. 社会活动家选择社交媒体宣传社会活动, 而社交媒体影响者选择社交媒体成为 "社会活动家".
#Linux 换一个灯泡需要多少GNU/Linux用户?
1个人到邮件列表发布灯泡烧坏了的话题。
1个人建议尝试使用命令行开灯。
1个人抱怨这个人打断了他的思路。
1个人询问要他装哪种新灯泡。
1个人建议我们不应该用“烧坏”这个词来描述坏掉的灯泡,因为这个词说的是灯泡着火了,更准确的说,这个灯泡是因为电流过大损坏的。
25个人建议换上所有包括可以想象的灯泡。
5个人说这个烧坏的灯泡是不属于这个发行版的上游的问题,在灯泡开发者的邮件列表里已经汇报了这个bug。
1个菜鸟建议使用微软的灯泡。
250个人冲这个菜鸟。
300个人说微软的灯泡会变蓝,因而你不得不反复重启来恢复正常。
1位仍经常访问论坛的前GNU/Linux用户建议换上苹果的iBulb,它拥有全新的革新设计而且需要250美元。
20个人说iBulb不自由而且比便宜20倍的普通灯泡功能还少。
15个人建议使用国产灯泡。
30个人说国产灯泡完全是外国灯泡的山寨版,一点创新都没有。
23个人在吵必须用白色灯泡还是透明灯泡。
1个人提醒各位正确的名字是GNU/Lightbulb。
1个人说灯泡只有Winbugs用户才用,真正的GNU/Linux用户不怕黑暗。
1个人宣布了最终选用的灯泡型号。
217个人拒绝了这个型号并且推荐了别的。
6个人抱怨挑选的灯泡有专有元件,应该用另一个。
20个人说完全自由的灯泡不兼容这个灯开关。
还是之前的那6个人,建议换一个兼容的灯开关。
1个人呼吁:“别吵了,看在神的面子赶紧换灯泡!”
350个人问上一个人说的是哪个神,还有其存在的科学证据。
1个人解释电是怎么工作的以及为什么灯泡没效率。
1个人说我们不能信任企业制造的灯泡,我们应该信任社区制造的灯泡。
1个人发了个指向说明如何从零开始造一个灯泡的ODF文档的链接。
14个人不满意上一个的文档格式,要求给他们一份txt或LaTeX文档。
5个人说他们不满意做出的决定,并且他们会复制(fork)这套房子的电力系统,然后装一个更好的电灯。
1个人给出了一系列用于换灯泡的命令。
1个人评论他执行的这些命令然后报错了。
1个人提议这些命令必须用root身份执行。
最终:第1个人的父亲在众人都在讨论的时候去商店买了个最便宜的灯泡。
下一个 Mozilla 的「艰难决定」是谁呢?
Mozilla VPN, Firefox Relay, Pocket, Mozilla.ai 还是... Thunderbird! 不过 Thunderbird 应该是除 Firefox Browser 之后最小概率被砍掉的产品了.
I've noticed that the Edit Profile button for the login account has disappeared, although it can still be accessed via /profile.
此番美景我虽求而不得, 却能邀诸位共赏.
https://nostr.moe/notes?s=腾讯游戏
#nevent1q…pq3z
#Game
@npub1q3s…d26p Why doesn't Mostr redirect /object to njump anymore?
上一代没储存卡扩展被喷惨了, 还算是听劝.
#nevent1q…7unm
我错了, 影视飓风是有私域内容的, 而且完全原创的已经更新了一整个系列了.
【影视飓风】只看8节课,用iPhone拍出电影感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cheese/play/ss190402215
第二集的 4K 全集的平均码率是 2Mbps, 29.97FPS. 只能说这个码率只能算 1080P & 30FPS 的及格码率的 1/4. 也不想多说什么, 除非哔哩哔哩能对 AV1 和 HEVC 或者以后的 H266 玩出花来, 这个质量还是只能被在乎的人骂.
影视飓风真假在乎 "视频质量影响视频内容的呈现" 就看他之后的动作了, 至少现在还没有, 最多在某些地方玩玩梗. 如须计算成本, 可以转嫁管理和分发带来的额外开销, 观众如果真的在意, 那就看看吧.
现实有多烂, 人就有多怀旧, 心就有多老. 我看到的欧美音乐作品里面没有比这部 MV 更怀旧了.
"When you grow up, your heart dies."
"Who care?"
"I care."
GUNSHIP - When You Grow Up, Your Heart Dies [Official Music Video]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i9IefTuNzc
#Music
受害人「有罪推论」的前提是什么? – 莫比乌斯
https://onojyun.com/2025/04/21/%E5%8F%97%E5%AE%B3%E4%BA%BA%E3%80%8C%E6%9C%89%E7%BD%AA%E6%8E%A8%E8%AE%BA%E3%80%8D%E7%9A%84%E5%89%8D%E6%8F%90%E6%98%AF%E4%BB%80%E4%B9%88%EF%BC%9F/
#legal
就和为了赚钱而工作一样. 某些 "Web3" 的开发者, 甚至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为了钱. 这是钱的问题, 然后是工作的问题, 接下来是生活和学习, 最后才是 Web3 本身, 最最最后才是 Web3 甚至 Web5 背后的那个 "更好的互联网" 的问题.
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如果 "更好的互联网" 这块绿洲直接断送了互联网本身的经济活力, 那掌握大多数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巨头就更不会参与建设互联网了.
结果就是, 如今人人对 Web3 的第一印象是诈骗和传销, 人人对移动互联网(Web 2.0 的代表)的第一印象就是信息孤岛和广告. 讨厌现状的人别无可选, 只能去怀旧 Web 1.0 时代的博客, 邮件, 论坛甚至博客, 他们最多去迁就一下 2.0 时代的微信在内的即时通讯, 然后就立马缩回 1.0 的互联网生活. 而对 3.0 甚至 5.0 的印象更是如思想钢印一般. 除非, 告诉他们这可以带来超越 1.0 和 2.0 的金钱收益, 但这其中又大概率混杂着真实的骗局.
更好的互联网? Who care?
今天观察了一下 GitHub 在 Twitter 上的预览表现. 最后发现它的 twitter:title 和 og:title 其实其实就是包含了项目的描述(description)的. 虽然它也做了把元数据打印在 og:image 和 twitter:image 上的事情, 但即使没有卡片也可以靠一个标题就描述完整个网页.
之前一直不喜欢 GitHub 这个冗长的网页标题, 为什么要把项目描述写进去呢? 导致我填文档引用的时候还要手动去删掉这些描述. 现在我算是懂了, 但是也无法排除 GitHub 根本不是为了 Twitter 才这样做的.
现在的静态生成器为了元数据在 Twitter 上表现良好, 只能用依赖于外部的 OG 图片渲染, 特别是边缘函数. 在我看来这就是种过分迁就, summary_large_image 可以说是好的 OG 扩展属性, 但现在开始为了这个 summary_large_image 直接隐藏 描述了.
以后建议专门针对 twitter:card 的 summary_large_image 模式的预览模式, 如果不想依赖外部的 OG 图像渲染, 那就直接把描述写进 twitter:title, 因为这个模式下的 twitter:description 已经失去作用了.
现在回看 Telegram 的网页元数据机器人的 UA, 也是更加理解如今的浏览器 UA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了. 喜欢 Telegrambot (like Twitterbot) 吗? 以后新的平台只需要写成 MyPreviewBot/1.0 (like Telegrambot, like Twitterbot) 就好了, 直接对着 Open Graph 适配还能请求网页支持 Twitter 风格的元数据扩展. 但现在我更想去掉这个 like Twitterbot.
常规版中继客户端已上线「新闻资讯」中继组, 清除客户端缓存后刷新即可得到预设.
核心资讯推送由社区成员 @npub1xta…8qpm 主导完成, 感谢你的付出.
#功能变动
影视飓风的评测问题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25nzkEU8
这应该是所有的产品评论和测试都会遇到的问题, 特别是硬件评测. 市场里面亦有细分市场, 一个公司既出割韭菜的产品也出物有所值的专业产品是完全不冲突的, 市场部分就是完全的 "触达" 争夺战, 也就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而预算是有限的, 要想要酒香直接飘出巷子飘到每个人面前, 这个成本必须要被计算.
而流量的概念也只适用于传统的中心化平台, 去中心化的平台基本上是无法准确测量流量数据的, 而在 Nostr 这边连准确的粉丝数都是无法准确测算的, 这就像 BitTorrent 里面永远无法得知一个 Torrent 到底有多少人在为它提供 peer, 除非和所有的 tracker 建立链接. 根本不会有人会到这些平台专门为了流量起号, 没有量化的运营数据等于直接无法和上级汇报工作. 用户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在无数个节点之间无限复制, spam 也是一样. 这最后就导致了为了获得流量的人只能优先考虑选择中心化平台, 影视飓风早就对哔哩哔哩的视频压缩问题不爽了, 那怎么不和 LTT 一样建一个 Floatplane? 是因为不想吗, 是因为没必要. 影视飓风恐怕从来就没打算做过私域内容, 而要和巨头平台争抢公域流量是什么样神仙后台的才能做到的. (这里的公域是 UGC 平台, 不是 PGC) 要像哔哩哔哩一样忍受十多年无法盈利, 需要的毅力更为惊人.
真 PR 了又不乐意合并, 挑三拣四. 然后继续找它的上游继续使用辈分提升技能, 互相当爹. 结果一看他也在上游, 退无可退了, 直接硬分叉, 理由是我的 Libre 和某人的 Libre 互斥.
成为上游的上游, 从孙子变成曾祖父, 还可以切换到你爹形态. PR welcome, 爱用不用, 不用滚蛋.
灵梦才开始跳, 股民就跟着跳了. 说明股民都是车万, 世界和平☮️
【IGN】《失落星船:马拉松》CG宣传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qoGYxEox/
https://www.marathonthegame.com/zh_cn/announcement
《Marathon》, 马拉松. 这部在线游戏编剧和导演是爱死机中《吉巴罗》和《证人》的导演 Alberto Mielgo, 现在终于有个游戏直接相关的剧情短片了.
当然说的是这个版本的游戏, 在这个马拉松之前已经有三部曲游戏了:
【JTA中字】马拉松编年史剧情解析_光环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qC4YyEER
Bungie 自己也说「此游戏与原版《Marathon》三部曲所处的世界相同,但并非重置版或直接的续集。」很显然这个导演和编剧有自己的想法.
这个版本的马拉松基本上就是 "彩绘机动队: 逃离合成人星球", 世界被行星级的 AI 统治, AI 制造和享受合成人统治. AI 用计算机里的图形(包括 ASCII 艺术)在现实世界模拟创世, 把世界变成 AI 的终端反过来给 AI 带来刺激.
【Bonn中字】马拉松艺术风格与图形语言分析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mk9YfEAA
【中字】游戏马拉松(惑星行者)艺术风格的解析Marathon Art Style Breakdown机翻_哔哩哔哩_bilibili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EBqrYUEyE
#Game
这才是真正的 DJ ✋😭✋
每个人听电子乃至合成器的人都应该要有自己的 DJ Mag 了.
LISA - Born Again feat Doja Cat & RAYE (Purple Disco Machine Remix) (Official Audio) -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sdtIkSINQ
#Music
https://g.co/gemini/share/fc1b67083965
LLM 正在让无限猴子定理以专门的计算机软件的形式实现, 这里有无数个不眠不休不吃香蕉的 "电子猴", 最快到每分钟都能敲出一本完整莎士比亚著作. 这个定理还在继续否定艺术品的独特性, 对重新演绎轻描淡写, 以为真的是电子猴子写出了著作. 喂给了 AI 著作全文, 最后 AI 又通过提示词输出的一模一样的原文, 这两篇著作完全相同, 但一篇是从作者脑内排列出来的, 另一篇是 LLM 提前知道了 "莎士" 后面极大概率接的是 "比亚" 才生成的东西. 只要是人, 都无法区分它们的区别, 只要内容相同那就是真的, 至少也是复制品, 更无人在意复制手段.
理论是真的, 电子猴真能敲出一个 Linux 内核的源代码库来, 还能接受语境提示, 去预测输出. 有语料的情况下会让幻觉少很多, 再加上 "推理" 也就是自我核查会让电子猴更加受控. 但让它敲下一个内核版本的新代码就会让所有人群起而攻之了, 并不是不能做到, 而是不被这份 "著作" 的受众允许. 轻描淡写的重新演绎问题当然也存在于代码里面, 但大多数人都不在意 AI 给艺术品的重新演绎, 给蒙娜丽莎画真正抿嘴微笑的版本, 给拾麦者画突遭雷阵雨的版本, 给星空画彗星过境的版本, 这些也都不会在大众和艺术界引起什么好的波澜. 轻描淡写的是电子猴, 流传于世的艺术品从来没有被真正接受过重新演绎, 它们都被视为是无许可下 "合理使用". 现在的 AI 公司会给内容加上水印也就是去主动表明内容的生产过程. 大众的艺术和哲学素养还没能脱离繁重劳动被彻底解放, 艺术品和艺术能力依旧是稀缺的, 所以依然还会有人认为人的重新演绎和 AI 的重新演绎是没有区别的, 不管是 AI 还是人类, 真正在明显微笑版本的蒙娜丽莎是不被接受, 这是垄断艺术解释权的少部分人的权威宣告.
但是我希望蒙娜丽莎是真正的在微笑而不是面对着画家后才被画家诠释的朦胧美感, 想要看到真正的劳动人民面对无法预测的自然环境的无奈但又从容的应对, 希望看到梵高内心的彗星能在法国精神病院的夜空上长久停留.
Google Gemini 的网页浏览器能力也有点不真实, 我发给他我刚刚更新的个人关于页让它访问, 然后给出了明显是旧页面语境的回答. 这个页面已经三年没有更新过实际内容了, 而现在也绝对是使用了它们的搜索引擎索引作为缓存来实现的网页内容浏览. Gemini 在内的大多数能够查看网页的 AI 都是不会遵守 CC 许可在内的禁止商业使用要求的, 更别说是禁止重新演绎(ND)的要求了. 喜欢这样的互联网精神吗? 活在这里的人和内容都不得不接受, 而 robots.txt 也只是和 CC 差不多的全息赛博航标.
支持开源的人会基本认同 GPL 的传染性, 去最真正谴责不遵守协议的人, 成功到法律也认可协议权利, 公司也认同. 但支持开源 LLM 的人其实并不会关心训练资料里面是不是有带有超越 GPL 传染性和排他性的 CC ND 的. 艺术家也不关心, 更喜欢把权利交给版权代理, 让他们来保留所有权利, 然后对任何不爽的使用方式送出 DMCA 和群嘲技能, 发动其他艺术家联合抵制, 然后继续回到工业革命时代让那个时代的出版商, 这个时代的内容托管平台保留大部分权利. 公认的全球性版权法也只有 DMCA, 也因为不同地区版权法实践细节乱如牛毛. DMCA 也是艺术家去委托版权代理才能有效发动的技能之一, 不过大部分都是用没有 CD 的附加技能特别是法律成本威慑来实现权利.
然后开源运动的技术作家去编写技术书籍, 也得听这套祖宗之法. 不如就把知识也用 GPL 共享授权吧. 把书籍在内的艺术品变成只能通过源代码编译获取的衍生产物就行了.
看的多了总有想写的, 不然肯定是记忆力超群, 都不需要记录.
更新了一下博客快三年没更新的关于页面, 算是真的给人介绍我和让人认识我.
以及调整了一下样式和配置, 读者可以更快地沉浸到阅读中.
https://blog.cxplay.org/about/
Our Best Customers Are Now Robots · The Fly Blog
https://fly.io/blog/fuckin-robots/
#PaaS #AI
#Censorship 是 #Moderation 的超集, 追求后者会直接带动前者增长, 但单独的前者增长并不能表面后者也在增长. #Bluesky 的审查和审核存在于网络中常人能够接受和理解的 PDS 之外, 资源开销在 PDS 之上. 要完整重建 Bluesky 网络的开销并不比 #Fediverse 低, 大多数普通人只能在 bsky.app (联邦)的审查框架之下实行自己(个体)的审核.
#nevent1q…346r
#信任与安全
群友一说 4K 开缩放我就回想起 AMD 的 VSR 功能(AMD 面板里面叫做 "PRO 图像增强"). 原理是一样的, 创造一个分辨率让软件去渲染出来然后又把画面采样缩放回来. 需要显卡支持和性能充足. 可以开 VSR 到 4K, 去 Windows 显示设置里调到 4K 然后又 2.0 缩放又缩回到 1080P.
#nevent1q…5nac
但这就纯纯是浪费显卡和显示器性能... 太💩了
Mastodon Exit Interview | Rob’s Posts
https://v.cx/2025/04/mastodon-exit-interview
nstart.me 添加了中文国际化. 这是个专注于按步骤引导新人加入 Nostr 的应用.
#nevent1q…gg96
虽然已经被无数人吐槽了, 但我还是要吐槽 Windows 的字体渲染效果对比 macOS还是...
能大幅度提示 Windows 的网页字体效果的办法只有给字体加阴影去补齐那部分被虚化的边缘.
但这种邪门操作很难保证不影响原本字体渲染就清晰锐利的平台.
https://media.naeu.net/e166922faa3e31a1c188d2fee6c6cd2699318cf61343dd74d33d4fdc70983900.webp
只存 AVIF 还是和 WebP 和 JPG 全都存一遍呢, 还是用 CDN 优化, 社区成员预期就不会太多, 可能直接存三个副本会更划算, 直接在服务器判断标头最多能接受什么格式, 磁盘很便宜边缘函数很贵. 头像最大 128px, 用 Nostr 公钥做图片 ID, 路径区分头像和横幅. 资料横幅也许可以放宽到 820*820px, 统统把 alpha 通道剥掉. 虽然可以存 GIF 但是优化有点太困难了就算 WebP 和 APNG 都高不成低不就, 只给第一帧和中间帧也不合适, 直接不给存.
真麻烦, 直接给社区加个 CORS 代理算了. :bili_fantastic: 反正只要成员不在本社区应用查看内容, 以上优化都没了意义, 也并不是很想提供 "公益" 服务.
不仅是存图, 还要内容分发, 内容优化. 图片 ID 怎么算, 还是用邮箱的 MD5 吗?
想给 Nostr 做一个这种专门存头像和用户资料横幅这种高频访问的资源, 虽然可能是有点中心化. 加个 preconnect 和 HSTS preload 但这可以节省一些连接时间和图片资源不必要的体积让社区的消息视图的用户资料显示更快一点.
既然有 Gravatar 和 Libravatar 这种专门存头像的服务, 怎么没有专门存用户资料背景横幅的服务呢?
@npub1jr3…4huw 欢迎加入 Nostr.moe 社区!
但是也不得不说... 诞生于 #Twitter 的 #Bluesky, 如今的真的就是曾经 Twitter 的样子, 而且加入了去中心化可能性. 这其实基本上就是我曾经还在尝试适应 #Fediverse 时的理想中的社交网络了, 但是如今我已经不觉得联邦组成的网络是个好东西了. 联邦网络迟早有一天会变成数个大型联邦对独立个体的霸凌, 而现在 Bluesky 已经完成了这一步了.
#Bluesky 带有比目前任何社交网络都要强大的消息过滤能力, 这也造就了它强大的消息审核能力. 而对应用管理员, 以及 PDS 管理员的权利的下放也是最彻底的, 能完全控制使用应用的用户不能看到什么. 而单一用户的权利, 依赖于其他实例的用户也能获得对信息流的基本过滤和对自己消息线程的过滤能力, 但是只有用户自己成为 PDS 管理员之后才会开始有真正的自身数据控制权, 也只有用户自己开始控制应用才能真正掌控所有消息的方式.
AT Protocol 基本上就是以现代软件工程设计出的现代升级版 ActivityPub, 而形成的联邦网络则是权利更加下放的 Fediverse. 带来了可移植用户身份标识, 可移植用户数据, 现代化应用协议架构设计, 积极的有共识地协议集中化开发. 但除此之外还带来了绝对领导力(集中化)的协议开发和协议实现开发, 使得应用和其他协议实现甚至 PDS 都在遵循着中心化实例 bsky.app 的领导, 都只能从 bsky.app 中获取新用户.
目前来看, Bluesky 已经准备好开放, 但是已经形成了严重的 "去中心化为前提导致的中心化", 甚至连协议开发本身都是如此. 这比 Fediverse 中的 Mastodon 的协议实现和托管实例带来的影响都要强烈. 并且利用消息过滤能力已经开始积极响应任何来自网络之外的审查要求.
Haha, if you enjoy Nostr there's no need to knock. One person is powerless against a company, unless you knock loudly enough to scare them.
## Bluesky 应用的消息审核能力: 对全球性, 区域性和特定消息实施影子禁令
土耳其要求 Bluesky 拿下某些账户和消息, 但实际上 Bluesky 可能是为了满足隐私政策要求只对这些账户和消息进行了隐藏操作:
- https://bsky.app/profile/osma.fishpool.org/post/3lmvwsnotva22
- https://bsky.app/profile/nekorug.moe/post/3lmwgtwfggs2e
只要土耳其用户还在使用 bsky.app 提供的客户端, 那么就会被强制订阅来自 Bluesky 官方的消息审核过滤器: moderation-tr.bsky.app
Bluesky 会将这些目标账户和消息打上标签然后在不同的审核过滤器上发布, 使得做到全球性(moderation.bsky.app)和区域性审核, 实现的手段是限流. 账户和帖子实际上都没有消失, 只是被不同程度隐藏了起来. 对于规避区域审核只需要切换网络或第三方客户端, 而全球审核则只能依靠第三方客户端规避. 由于 bsky.app 目前占据 Bluesky 网络生态头部已经形成中心化导致了事实上的垄断, 导致这种本应该会被去中心化的的网络特性无效化的影子禁令切实地在 Bluesky 有效地实现了.
#Moderation #Censorship #Bluesky
The bad news is that my friend realized that the account blocking message comes directly from the PDS code logic, so modifying the bsky app to get around the restriction is not an effective way to get around it. The good news is that I found your account status is "Takendown", and only "Deleted" and "Deactivated" in the code logic will cause the account data to be completely deleted from PDS.
So, if you still need your data, just knock on their door every day.
I was one of the early users of bsky.app too, and bsky.app's privacy policy clearly states that you can access and request your personal data:
> Your Privacy Rights. Depending on what laws apply to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you may have the right to:
> [...]
> Request Access to and Portabilit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including: (i) obtaining access to or a copy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and (ii) receiving an electronic copy of personal information that you have provided to us, or asking us to send that information to another company in a structured, commonly used, and machine-readable format (also known as the “right of data portability”);
> Request Restriction of or Object to our processing of your personal information;
> —— https://bsky.social/about/support/privacy-policy
Your data should still be in bsky.app's PDS, you just won't be able to log into their app. You could probably try to find or modify a bsky instance that doesn't accept blacklists from bsky.app, and then you'd be able to log in normally. As for why bsky.app is stalling you, it's largely because they don't have an internal process for handling data requests from banned accounts, or even a person in charge of it.
There may be a way to simply ask them to migrate your data to another PDS, but despite this, your account will still not be able to log into bsky.app. Unless you set up your own full bsky network or join another bsky network, you won't be able to get your messages to appear on bsky.app either, unless your friends have left bsky.app as well.
落后了, Lenny's Newsletter 的那个超值捆绑包里的 AI 工具一个都没用过, 都只是听别人说好用然而自己从来没有产生需求去用过.
Not quite sure what bsky's "removal of youraccount" actually means. The full instance of bsky is a network of metadata tags and tag filters, and it's likely that bksy simply tagged the like "hidden_tr" to this account and then loaded a blacklist of tagged accounts through a filter in their app. If that's all it is, it's just a case of "hiding the account from bksy.app".
Of course since bsky.app is now used by basically all Bluesky users, there is a chance that this will work. The actual deletion of an account for bsky is to delete all data associated with the account from the PDS, and if the account data does not exist in several PDSs of bsky.app, then the only way to find out is to find out which PDS it corresponds to and ask them to delete the data or disable the federation.
所有的开源许可都没有要求公开详细到每个行的变更历史, 虽然大多数分享源代码都在默认发 git 托管仓库. 也没有要求不得将源代码混淆以阻碍人类阅读, 没有要求维护和构建的工具链也开源, 没有要求分发和托管的基础设施也是开源的, 没有要求开源时提供详细人类可读文档说明, 没有要求后续的修改和分发要符合代码风格, 没有要求获取源代码之前不得附加其他排他性条款.
我只能质疑谴责, 诉诸社区, 然后让其他人也一起质疑谴责. 然后开始质疑谴责不格式和规范化编写源代码的人, 质疑谴责导致上游供应链攻击的人, 质疑谴责还在依赖 GitHub 的人, 质疑谴责把 GNU/Linux 写作 Linux 的人, 质疑谴责用 Windows 和 macOS 而不是 Linux 的人, 质疑谴责用 Discord 和 Telegram 甚至 QQ 进行项目管理的人, 质疑谴责用百度网盘发源代码归档的人, 质疑谴责所有质疑谴责开源的人.
终于看到了开始以赞助者等级决定事务优先级, 开始论贡献量决定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正确与否.
我已经这样做了, 但是只有自定义客户端才能默认让用户发布的事件里面添加这个标签. t 标签不应该这样用, 只要发出去那他就是一个全网的话题, 不是小群体专属的.
我创建 Nostr.moe 的原因是 Nostr 的比特币单一文化现象太严重, 大多数人不是被 Nostr 强迫人要像用 GPG 一样的反人类直觉的密钥对设计来社交就是被这里的加密货币乃至区块链狂热分子吓退, 当然这里通常也被人某些人认为是 "匿名" 的环境, 导致 Nostr 的公共环境特别是中文的公共环境充满一种怪异的偏激味道.
Nostr 需要更多的普通人, 而不是只存在加密朋克, 无政府主义, 片面言论自由和新闻自由. 他们只是不想用 QQ 空间和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东西, 仅此而已, 社交也并不是自由和非自由二选一.
另外我作为 "站长" 也不希望像 Mastodon 在内的平台控制用户账户和内容的生杀大权, 也就是在客户端上或者服务器上进行被动审查. 就算社区成员真的违反了社区守则被取消了中继的写权限和身份标签, 那实际上并不会怎样, 只是消息不会出现在 Nostr.moe 的首页了而已. 这样的社区成员甚至还能继续用 Nostr.moe 的自定义客户端.
Nostr.moe 是个通过过滤全球 Nostr 网络来列出认同社区理念的用户的消息, 目前只能靠一批社区中继才能做到. 我不希望人和人认同一个人社区的理念就要让人互相关注, 如果想知道社区发生了什么只需要打开 Nostr.moe 看看主页就知道了, 关掉就能回到自己的社交圈子. 在 Nostr 这里消息视图的概念才刚刚起步, Bluesky 就有这种强大的能力, 而且非常成熟, 可以过滤全球的消息也能只过滤用户自己的关注人消息.